close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專題報導】 2007.10.09
  
不少銀行都推出「集合管理運用帳戶」,集管帳戶已在市場存在5年,但投資人還很陌生。因為集管帳戶不能打廣告;且民眾要投資集管帳戶前,要先成為銀行的「信託或財富管理客戶」,銀行才能提供更多的集管帳戶資訊給消費者,所以目前仍是小眾市場。
 
根據信託公會統計,到今年8月底,已有20多家銀行推出117個集管帳戶,包括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台新、台北富邦、上海商銀等都有不少集管帳戶產品。
 
設計按照小眾需求
 
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業務副理邱奕德說,集管帳戶可以說是按照小眾需求,設計的一種特別的投資產品,簡單來說,就是銀行信託部將不同客戶的資金做「集合管理運用」,例如甲、乙、丙客戶都要投資「股票」,但部位不同,銀行把這些客戶要投資股票的部位都集中在一個帳戶投資,這就是「集合管理運用帳戶」由來。
 
目前多是組合基金
 
邱奕德說,銀行推出的集管帳戶產品,目前大多都是國內外的組合基金;一個集管帳戶人數要多一點,才敷成本。
 
主管機關雖不准集管帳戶打廣告,但同意銀行的集管帳戶可對外發行,所以銀行可以對已經是自行的信託客戶推薦,或由理財專員向財富管理客戶推薦,這樣集管帳戶投資人頭數可以增加,帳戶規模才能擴大。目前國內集管帳戶最大銀行,就是中國信託商銀,旗下產品規模加總已超過新台幣100多億元。
 
成本比買基金還低
 
中國信託商銀協理黃培直指出,客戶投資集管帳戶,就跟投資基金一樣,可選擇單筆、定期定額方式;跟基金一樣,集管帳戶也要收手續費,在投資期間要支付管理費。
 
因為目前還在市場推動初期,因此銀行多會提供手續費優惠,整體費用可能比投資基金便宜。
 
黃培直說,集管帳戶的投資門檻和基金差不多,但在報酬率和成本更為平均而且風險低,適合比較穩健型的投資人。中國信託最早推出的一個集管帳戶,從成立以來到今年,5年累積報酬率超過4成。
 
集管帳戶還有機會讓投資人自己當「基金經理人」,像國泰世華銀行就有一檔集管帳戶產品,讓投資人依市場波動,自行調配配置比例,例如原先是股、債市各放5成資金,但因為市場波動,投資人可改放7成資金在債市、3成在股市,且轉換時不需手續費,投資成本也比基金低。
 
投資沒有稅負優惠
 
不過,集管帳戶是「小眾」市場的最大原因,就是沒有稅負優惠。
 
邱奕德解釋,這是因為投入集管帳戶的資金被視為「信託資金」,在所得發生年度要申報所得稅,不像投資基金產品,只要沒配息,就有免稅優惠,對大戶來說,因為沒有稅負優惠,投資前還是會三思。
 
資金受信託法保護
 
但因為集管帳戶的資金是信託資金,受「信託法」保護,不會被「強制執行」,換句話說,投資人若發生債務糾紛,其他財產可能不保,但被信託的財產卻有保障,包括集管帳戶資金在內,都不會被他人強制執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布萊恩的眼界觀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