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彭漣漪/台北報導】2008.07.08
 
物價漲勢至今未見緩和,每月續創新高。主計處昨天公布六月物價,「恐怖雙高」再現,代表長期物價走勢的核心物價年增率達三.七%,是十二年來新高;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達二五.八九%,創二十八年來新高;總體消費者物價指數四.九七%,則是十二年來次高
 
主計處表示,今年物價情勢相較以往都更為嚴峻,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表示,電價在七月才調漲,未來幾個月物價壓力增加,要到第四季才有可能走緩,而且部分原因是去年基期較高。
 
資料顯示,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四.九七%,創近十二年次高,去年十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達五.三三%,當時主要受到柯羅沙颱風影響。吳昭明分析,國際大宗物資不斷上漲,台灣是個很小的開放經濟體,無法避開國際影響,這幾個月顯示轉嫁效應正持續發生,物價也持續上升。
 
吳昭明表示,十二年前台灣經濟成長率約有六至八%的高水準,因此物價漲幅普遍較高,現在經濟狀況與當時的發展階段不同,民眾對物價漲幅的感受也不盡相同。不過他也強調,全球都面臨大宗物資價格上揚影響食物類價格的問題,亞洲國家漲幅顯著,越南物價漲幅更超過兩成,相對於其他國家,台灣算「相對和緩」。
 
除了電腦、3C等價格持續下跌的商品,台灣的各種物價可說連袂齊漲,連向來很難漲得起來的服務類商品也跟漲,六月服務類商品漲幅為二.六九%,包括外食服務、居住服務、交通服務、醫藥保健服務及教養娛樂服務都漲,課業補習費漲四.六%,國外旅遊團費漲一一.六%。而從九一年至九六年,服務類項有兩年呈現負成長,其他四年漲幅都在一%以下。
 
世新大學教授薛琦表示,未來物價不會樂觀,因為台灣油電價格尚未漲足,碰上能源問題,強加壓抑是「最差的做法」,政府最好還是一次漲足,當然民眾感受會很強烈,也會很痛,但民眾會快速自我調整,物價才會緩和,各種補助、拖延,只是讓民眾的痛苦時間延長而已。他說,政府應該將資源用於對節能措施及弱勢群眾的補助,而非對特定對象補助,否則只會造成更大的不公。
 
薛琦認為,國際情勢如此,台灣經濟進入「溫和衰退」時期無可避免,民眾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是「減少需求」,當大家都調整需求,減少對油電的依賴,價格才有可能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vingmoney 的頭像
    savingmoney

    savingmoney

    saving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