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廖乃麟】 2007.08.12
 
投資型保險問市以來,各大網站的討論區就一直存在此議題的論戰:利用投資型保險連結基金跟自己直接去銀行買基金附加定期險,哪種比較便宜?其實答案沒有對錯,但須在一些條件假設下才可判斷出該做的選擇。接著,我們就實際的數字,與各位分析本項議題。首先需瞭解兩者的費用:
 
投資型保險的費用
 
投資型保險依萬能壽險的定義分為二大類型:A和B型。
 
【A型:偏投資】前置費用只在第一年收取。身故保障=Max(身故保額、基金帳戶)。選擇時,須先瞭解自己是否有保險的需求。
 
【B型:保障型】前置費用一般分5~6年收取。總前置費用大多是每年定期定額繳交的計畫(定期)保費的1.5倍~2倍。
優點:提供的身故保障可以依自身需求升高。身故保障=身故保額+基金帳戶價值。
 
管理費:各家保單雖有差異,不過大約都是每月100元。
 
危險保費:依保額隨年齡逐年增加,但A型投資型保險一旦基金投資帳戶高於保額時,就不須扣除危險保費,也就會變成一個完全投資的保險帳戶。不過這個情形在10月1日後,因實施「最低比率制」將有重大改變。
 
銀行買基金的費用
 
主要是銀行基金申購費和銀行帳戶管理費,其他的費用大多在基金淨值內扣除。轉換費用發生機率不高,因為通常會限定同一家基金公司,甚至同類型基金轉換。所以基金的轉換,實際上多是將之前的基金贖回,然後再申購新的基金。
 
銀行申購基金的費用和省錢之道。
 
比較:A型投資型保單vs.銀行買基金
 
以國壽的投資型保險為例:偏重投資的A型投資型保險。35歲男性,保額設定50萬,下表為商品建議書。為單純比較費用,假設投資報酬率=0。
 
1.保費費用只第一年收取2萬7,700元。本筆費用會隨保額、性別和年齡變動。
 
2.管理費每月100元,每年1,200元,當帳戶價值超過保額50萬元時,就不再收取危險保費,也就是變成完全的基金投資帳戶。比較特別的是,保額50萬元的另一種意義是每年不管定期定額或單筆彈性投入的總金額上限。
 
3.利用A型投資型保單買基金,前置費用須2萬7,700元+每年1,200元管理費。投資5年的費用為3萬3,700元、投資10年的費用為3萬9,700元、投資20年為5萬1,700元。
 
4.銀行端的申購手續費假設平均為2%(不考慮特殊的優惠方案)。20年,每月投入1萬元,共240萬元,申購手續費=2,40萬元×2%=4萬8,000元。
 
如果投資此檔基金20年都不轉換,20年後贖回時,會扣除一筆以年費率0.2%累計的銀行信託管理費=5萬160元。(計算方式為逐年累計投入金額乘上0.2%)
 
5.須特別注意的是,如報酬增加,此費用也會增加。本例是以報酬率為0的狀況試算。還有轉換基金的次數問題,如果基金每2至3年轉換的話,基金投資成本也會增加。
 
6.考慮轉換基金(沒有轉換費),不考慮報酬率(因銀行信託管理費會增加)5年1萬5,360元、10年3萬6,960元、20年9萬8,160元。
 
7.結論:如果基金投資時間為5年,銀行端比較划算;10年,差不多;20年,偏投資的投資型保險就便宜很多。
 
認為基金需要長時間投入的人,可利用像A型投資型保單來投資基金。
 
如果把這帳戶使用到上限,每年投入50萬元,費用所占的比例就會變得很小。像是在銀行用50萬元買基金,申購費用2%就是1萬元。如果1年換三檔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就要扣三次費用,相當於3萬元。
 
從以上比較可知:如果投資金額不大、5年以內,在銀行買基金較划算。反之,投資型保險可在費用上省不少投資成本。不過再次提醒,基金投資目的是分散風險,不是追求短期快速獲利。
 
比較:B型投資型保單vs.銀行買基金+定期險
 
以35歲男性,每月定期定額1萬元,就國壽的投資型保險作為規劃案例。附表二是商品規劃建議書:
 
1.每月1萬元投保。保障設定範圍可以從30萬~1,200萬,預設600萬的彈性保額。身故時,身故理賠金=600萬+保單帳戶價值。
 
費用部分:(1)保費費用分前五年共收18萬元,之後不再收;(2)管理費每年1,200元;(3)為維持600萬保障的逐年增加的危險保費。
 
以20年為期,計算費用:
 
保費費用 = 180,000元
 
管理費用 = 1,200×20=24,000元
 
危險保費 = 505,554元(查費率表)
 
總計費用 =709,554元,這是20年下來的總費用(與基金報酬率完全無關)。
 
有人認為危險保費到老時會貴得嚇人,不合理。可是別忘了,傳統保險也是如此。傳統終身壽險也是利用前期平準保費所儲存的保單價值交由保險公司投資增值,用以支付後期和保險滿期後的危險保費。投資型保險只是將帳戶價值的投資權利交給保戶,所以還是要藉由基金帳戶價值獲利,攤提後期的危險保費,而不是自己拿出錢來付。
 
在我們計算在銀行買基金20年不轉換、沒有報酬率的最低投資費用成本約=48,000+50,160=98,160。如果不考慮保險,絕對不應該與B型比較。不過,很多爭議也起源於此。
 
所以要考慮保險部分,以國壽的定期險:35歲男性,投保保額600萬,年期20年。每年保費=35,940。20年總繳保費71萬8,800。兩者相加=816,960。和B型的費用差了107,406元。
 
如果考慮保險+投資,保障型的投資型保險比銀行買基金+定期險的費用低。網路上有些費用比較,不知其數據從何而來。我們就真實的數字計算,跟各位讀者做最詳細的分析。
 
問題在投資方式
 
投資型保險的前置費用於前面五年收取,絕對不是短期投資者該選擇的,投資時間愈久,才愈能攤平前面幾年的費用。銀行投資的費用則是按比例的方式逐年收取,所以投資時間愈長,費用就愈多。
 
另外要小心管理費的問題,因為是在贖回時才收取,所以大多數的朋友都容易忽略。投資型保險各家商品相差不多,我就個人最熟悉的部分來跟大家說明。目的是希望能讓大家更清楚這些金融商品的費用。
 
投資行為其實充滿變數,絕非一開始就可以決定所有事情。像是有些投資型保險推出時,只有六~七檔基金,推出三年後卻可以增加到40檔以上。很多投資朋友在買基金時,都不經意地把它當成股票買賣時常進出。透過銀行,每月定期定額1萬,每兩年轉換一次基金,累計20年的費用,竟高達33.8萬元。和之前20年不轉換的情況比較之下,費用相差24萬元。
 
用保單買基金比較大的缺點,其實應該是可以選擇的基金數量,和銀行比較起來差很多。而且基於保險公司的考量,通常比較缺乏單一國家或特殊產業型的基金。
 
除了費用外,客戶的需求更重要。就像很多人排斥保障型的投資型保險,可是它可以在投入1萬元起,就提供好幾百萬的身故保障。這是在銀行買基金是絕對不可能辦得到的。
 
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投資型保險在未投資前,先收費用。可是保險在稅務上的優惠,也是在銀行買基金做不到的。所以只計算費用的同時,應把省下的稅金算進去。
 
銀行端買基金可買到月配息的收益型基金,讓每月活儲帳戶都有現金流入,也可買到最新、最火紅的基金,像是綠能、東協等基金,這也是投資型保單辦不到的。費用率不是問題,能不能符合客戶需求才是重點。
 
如果你問筆者自己怎麼規劃,我用B型的投資型保險,做足需要的身故保障。利用A型的投資型保險做每月定期定額的儲蓄與投資。再有不錯的基金,未列在保單裡面,就向銀行申購。
 
一種金融商品裡面,無法要求十全十美的功能,這等於是在雞蛋裡挑骨頭。利用各種商品的優勢,組合出最適合自己的專屬配置,才是贏家作風!身為專業的理財規劃顧問,該做的是去瞭解客戶的需求與商品的特性,才能規劃出最適合客戶的解決方案!
 
(作者是台灣RFC認證財務顧問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ving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